2017年底有一篇震惊学术界的AI论文—NLP & AI Revolution ,当时论文的六个作者中有4个去创业做了AI相关的公司(后来加入了openAI),另外一个就是NEAR AI的创始人Illia。当时我们看到这篇论文就开始和Illia取得联系, 我最早在2018年前往Near办公室,当时在三藩市一个地下共享空间,一群工程师聚在一起做workshop,我们和这个来自乌克兰的创始团队聊了很久,帮助Illia办了他来中国的签证,帮助他们在3个月内完成超过4场线下开发者event的筹备。
作为一个有着7年历史的加密 OG 项目,NEAR的两位创始人在人工智能领域颇为知名,其中包括Transformers架构的共同创造者Illia Polosukhin,以及MemSQL领域的大神Alexander Skidanov。他们最初的设想是通过全球计算机科学学生进行模型训练,并实现程序合成(Program Synthesis)的运用。因此,NEAR最初以“Near.ai”的身份成立,并带着一个信念:他们不仅能在程序合成领域取得研究上的突破,还能同时推出一款由这项技术驱动的革命性产品。(利益相关:IOSG曾在2018年参与Near的早期轮次投资)
但是,在2017年,机器学习尤其是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远没有今天这么成熟,真正实现程序合成并解决实际问题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他们的顾问建议他们尝试将程序合成技术应用于解决开发者在以太坊上编程可验证智能合约的问题。然而,当时的以太坊还有很多局限性,特别是在微交易的可用性和扩展性方面,没有任何区块链或传统支付系统能够满足需求。
因此,NEAR花了六年时间打造一个既具有高扩展性又对用户友好的区块链,一个能够适应微交易需求、提供熟悉上手流程的区块链,解决了冷启动、密钥管理、账户可用性等一系列问题。但这也让市场对其定位从人工智能转向了一个用例不明确的Layer 1区块链。随着越来越多的加密货币和人工智能的创新出现,包括计算市场、推理网络以及众多AI代理的涌现,以及像TAO和WLD这样的高市值AI代币的出色价格表现,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NEAR才是这个领域的先行者。
经过七年的发展,随着NEAR基础设施的完善,NEAR已经有了一个可扩展,易于使用和开发的区块链和应用构建者的生态。而Illia和Alexander终于可以将NEAR的目标重新聚焦于最初的愿景,即在下一阶段的发展中,将NEAR AI打造成用户拥有的人工智能的中心。在今年4月的IOSG OFR迪拜活动中,Illia分享了他对于“为什么AI需要开放”的看法,并表达了将NEAR建设成为下一代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的领先生态系统的决心。
NEAR是以对用户拥有AI所有权的愿景为驱动力的角度出发,建立在Web 3轨道上的AI生态。与大型科技公司控制的中心化AI的流行模式相比,NEAR相信用户拥有的AI为开发人员和用户提供了真正更好的选择。NEAR希望通过Web3和整个NEAR生态参与,去最大限度的放大AI为人类和社区带来的好处,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中心化AI的潜在风险。
考虑到Crypto x AI领域还处于早期的阶段,NEAR的战略是计划从更多非盈利性质的角度去提升整个Web 3 AI生态的发展,无论是通过孵化器,加速器,投资,搭建自己的开源AI研究中心和工具,或者是利用竞赛去培养社区驱动的AI开发方法,其战略目标都是去实现AI的成果可以被社区所真正共享这一愿景。对于其代币经济效益的提升,目前来看还并不是NEAR的最高优先级。
此文,将着重介绍NEAR 在Crypto x AI这个赛道的重新布局,帮助大家更好理解其在Web 3 AI生态中的定位。
NEAR基金会孵化器
为了呼应这一主题,Near基金会于5月宣布启动NEAR AI x HZN孵化器,同时还设立了一个专注于AI项目的投资部门,一个研发实验室。
Near基金会挑选了11个项目予以支持,孵化器的参与项目将在该计划的最初12周(2024年6月至8月)以及后续阶段(直到2025年5月)获得包括:访问NEAR的AI专家网络、专门的技术和代币发布支持、计算资源和融资机会。
这些项目涵盖了AI技术堆栈的多个方面,包括数据、模型、计算和推理,旨在为AI用户和开发人员提供一个可以安全访问并去中心化的开放性AI解决方案,打破中心化AI服务方的垄断地位。
一些入选的孵化项目的亮点成果包括:
Hyperbolic:一个开放访问的AI云平台,托管最新的开源AI模型,包括Llama 3.1 405B。
Mizu:推出其测试版数据预处理平台,在首周吸引了2万用户。
Pond:推出其首个基于图神经网络(GNN)的模式,利用链上数据进行钱包预测并实现了20%的预测成功率。
NEAR x Delphi Labs 加速器
由于早期的孵化取得了不错的成果,NEAR 进一步与 Delphi Labs(另一家十分活跃于 Crypto 和 AI 领域的研究与风投公司)合作,共同宣布了首届联合 AI 加速器计划。这是一项战略性举措,旨在支持并快速扩展那些在 AI 和 Web3 交汇领域具有高潜力的项目。该计划从10月15日开始,持续至12月初。
入选团队将受益于全面的支持,包括技术指导、资金机会,以及访问 NEAR 和 Delphi 的专家网络。此外,每个团队将获得NEAR基金会的10万美元投资,以及来自Delphi Labs的高达25万美元的潜在投资,用于在计划完成后进行进一步孵化或加速。该计划将在12月中旬以投资者为中心的Delphi Labs demo day进行展示。每个入选项目还将从加速器计划的高级计算合作伙伴 Aethir 获得价值 50,000 美元的计算积分,这些计算资源将确保每个团队拥有开发和部署高资源需求 AI 模型所需的计算能力,使他们能够专注于项目建设,而无需受到基础设施限制的约束。
NEAR AI R&D
除了资助与孵化其它项目之外,NEAR自身也在进行许多AI的研究,并于11月8日在其 REDACTED 活动中正式发布了 Near AI,将自己定位为 AI 区块链,并推出了三项重要发展。
NEAR AI 助手
Near AI 助手是一种类似聊天机器人的助手,可以回答各种通用问题,例如“什么是 IOSG Ventures?”以及“什么是 Near AI?”。该 AI 助手为每位用户提供本地记忆功能,能够与每个 NEAR 账户关联,在用户与其对话的过程中记住信息,并在与其平台上的不同代理交互时利用这些记忆。
更重要的是,它使非技术型创作者和开发者也能轻松做许多关于crypto的操作,特别是在与加密货币相关的操作中。用户只需用几句话就可以提示 AI 助手完成操作,例如为用户创建Memecoin图像、生成该 Memecoin 的网站,并将其上线到 Pump.Fun 平台,实现AI代理发币。
构建 AI 代理的开源工具集
NEAR 还发布了一个助手 API 工具包,帮助用户构建、测量和部署 AI 代理,并将其集成到特定应用中。
目前,已有 60 多个代理上传到 NEAR Agents Hub,每个代理专注于 Web2 和 Web3 的不同用例,例如网页爬取、代币兑换代理、YouTube 转录代理等。每个代理可以连接并调用其他已上传的 AI 代理来执行任务。
在未来的更新中,NearAI 上的代理甚至可以与外部服务和 API 进行交易交互。
访问社区构建的 AI 研究和资源,用于前沿模型开发
NEAR 相信开源贡献是实现用户拥有 AI 的关键。为达成这一目标,NEAR 推出了 AI Research Hub,汇集了研究人员构建开源 AI 所需的所有工具集和基础设施,包括数据集、模型、推理、去中心化存储与计算等。这些开源工具集中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基准测试工具,它使开发者能够对比具有相同功能的代理和模型的不同实现,帮助用户更好随着时间推移不断调整并提升其代理与模型性能指标。
为确保最先进模型(SOTA)的开发,NEAR AI Research Hub 还采用了竞赛的方式持续优化模型。目前,NEAR 正在进行一场持续的 Model Training Series 比赛,鼓励社区逐步训练更大规模的 AI 模型(从 5 亿参数到 1.4 万亿参数),并以困惑度(Perplexity)为基准。这些模型使用 FineWeb 数据集,并在 NEAR 协议核心节点中利用可信执行环境(TEE)和 GPU 进行训练,确保模型既能保护隐私又具有可货币化的潜力。
显然,为了捕获开源贡献者创造的价值,需要给予他们适当的奖励和回报。NEAR 已在规划未来路线图,计划建立一个针对竞赛和模型使用的奖励与版权分配系统。
结语
在 NEAR 关于用户拥有 AI 的愿景中,NEAR欢迎任何人贡献力量,每个人的贡献都会被重视并得到回报。代码贡献并不是唯一帮助社区的方式。回答问题、帮助他人以及改进文档同样具有极大的价值。
随着 NEAR 在 AI 领域的不断扩展,NEAR 有潜力成为去中心化 AI 开发的首选平台,为下一代基于 AI 的去中心化应用(dApps)铺平道路。
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一些与 AI 相关的 dApps 在 NEAR 上构建。例如,一个名为 Bitte 的协议正在致力于去中心化代理发现,其代理插件的使用场景包括 NFT 铸造、跨链交易等。
目前,NEAR 的 AI 战略与 NEAR 代币和区块链的结合方式,以及如何为 NEAR 代币积累价值,尚未有特别明确的关联。然而,未来可能会有基于 NEAR AI 平台开发的 Web3 dApps 在 NEAR 生态中落地。NEAR 代币或许会被用于奖励和激励参与模型训练竞赛的用户,或者作为使用平台代理服务的支付手段。未来,当用户需要调用 NEAR 平台上的代理服务时,可能需要支付 NEAR 代币作为使用费用。
无论如何,这项 AI 战略将极大地推动更多用户拥抱去中心化Web 3 AI,为用户全面掌控属于自己的 AI 未来迈出重要一步。
声明:本网站所有相关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